今日,看到公众号看到一则新闻,说一个广场新开业,人很多,人挤人,标题就用了“人从众𠈌”,来表达人很多。
然后一搜,很多网络文章,都使用𠈌字来表示人非常多,人叠人的意思。
但“𠈌”这个字是真表示人很多吗?
实际上,这是一种错误的用法,只是人从众𠈌,这样连起来,能让人顾名思义地认为,表示人多。
“𠈌”字同虞,读作yú,是虞字的异体字,意思是和虞字相同。
“𠈌”是一个虞的古汉字,最早出现在西周金文里。它有两种不同的解释:
有人认为它是一种动物的名字,可能是一种野兽或者鸟兽。在西周的金文和典籍里,它常常是一种官职的称呼,负责管理山泽禽兽。
有人认为它是一个人戴着面具跳舞的形象,表示歌舞娱乐的意思。因为戴着面具的人看不清楚,所以它也有猜测、推测、想象等意思。
从这个意思又衍生出欺骗、防备、忧虑等意思。
《康熙字典》(清康熙55年内府刊本)里,能查询到,“𠈌”《六书统》中古文虞字“驺虞也.象白虎黑文.”
展开全文
驺虞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仁兽,在传说中它是一种虎躯猊首,白毛黑纹,尾巴很长的动物。
据说生性仁慈,连青草也不忍心践踏,不是自然死亡的生物不吃。《山海经》卷一二〈海内北经〉:“林氏国有珍兽,大若虎,五彩毕具,尾长于身,名曰驺虞,乘之日行千里”。
同样,白话版《说文解字》也作此解:虞,驺虞。白底黑纹的罕见老虎,尾巴长于身体。虞虎是仁慈的野兽,只吃自然死亡动物、不主动杀生捕食。
字形采用“虍”作边旁,“吴”作声旁。《诗经》上有诗句唱道:“啊哟哟,真不愧是驺虞啊。”
𠈌同虞,其有6种释义:
1.猜测;预料:不虞。
2.忧虑:兴修水利,水旱无虞。无冻馁之虞。
3.欺骗:尔虞我诈。
4.传说中的朝代名,舜所建。
5.周朝国名,在今山西平陆东北。
6.姓。
而演变至今,就有以下多种使用场景:
.不虞[bù yú]
意料不到:不虞之誉。不虞之患。
2.再虞[zài yú]
古丧祭名。死者葬后于殡宫举行的第二次祭祀。
3.猜虞[cāi yú]
怀疑和忧虑。
4.轩虞[xuān yú]
传说中的古代帝王 轩辕 和 虞舜 的并称。
5.艰虞[jiān yú]
战乱频繁的年月,困难忧患,指灾荒多。
虽然汉字本就很多象形字,但造字时,其义与形大相径庭,学会了“𠈌”字的意思,就不能再使用“𠈌”字来表示人多,以讹传讹,贻笑大方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